第832章 需要时间(1 / 2)

奋斗在红楼 九悟 1875 字 1个月前

大暑节气刚过没几天。龟兹地区还在酷暑中。六月初六的清晨五点许,巍峨的山峦之上掠过几许晨曦来,将雄厚的城墙染成彩色。

城东郊,一队队的周军骑兵、步兵正从龟兹城门中穿出,沿着笔直的官道前行,火红色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尽头。这是龟兹地区最后的精锐部队。

城门口,贾环跟着西域布政司的同僚门,送齐总督一行出征!清晨时分,气氛略安静。充满了大战前的沉默感。

西域总督齐驰自京城带来的西征大军一共五营京营,计四万人。汇合之前左都督牛继宗溃败下来的周军,约八万战兵。北山战役后,整军补充,再在敦煌招募五万汉军。共计十二万大军。

调拨给贾环两万汉军。剩余十万大军,这一次,全数压在北庭上!特别是精锐的八万军队。齐总督随行的是两万龟兹军,由参将荀阳率领。西域各地全部换成守备部队。

当然,只是名义上的守备军队,实际上当中有很多负伤后痊愈的老兵。像康把总就是此类。敦煌整军已经完成后,他们划归守备府。守备府的营兵弹压地方,足够了!

国朝地方上设三司衙门:布政司、按察司、都指挥司。国朝因看到明朝卫所制度的危害,定鼎时,只继承了都指挥司的框架。各卫所都是募兵。作为地方部队存在。

百年之后,军制变化。都指挥司渐渐的沦为空壳子。都指挥使都成了虚衔。各地设守备司,负责弹压地方。归文官节制。受上级守备司双重领导。

而在边关地区,譬如九边,则是设立军镇、军堡的军事体系,来控制边境,应对蛮族。西域这里则是实行团练制度。

齐总督许诺给贾环的招募十万军队的名额,其实是团练部队名额。团练,自古有之,基于保甲制度,从乡中招募。换言之,这是民兵部队。但是民兵和民兵是不同的。明末总兵秦良玉的白杆兵就是团练。著名的湘军,一样是团练。

可以预见,贾环募兵,绝对不是奔着民兵的战力去的。

齐总督,曾季高之所以“玩”这个名义的花样,主要是避免朝廷问罪。齐总督离京前,只向天子多要了五万汉军的募兵名额。但是,现状是,这些兵力攻占、镇守西域全境是不够的。

封疆大吏,擅自募兵,扩大军队。特别齐总督这个军政一把抓的位置,没有一个说法,只怕得胜回朝之日,就是人头落地之时。

其实,按理说,这十二万大军,都要有朝廷供给粮草,器械。但是,国库早就没钱。齐总督出发前,根本没有向天子要钱粮。当初大军能来西域,靠的是发行西域债3000万银元。

所以,齐总督也好,贾环也好,募兵、养兵都得靠自己。但是,账面上的军队数目,这个形式还是要的!认认真真走形式。

龟兹城东,众官员们辞别的寒暄完毕,齐驰穿着黑色的斗篷,踩着马镫上马。

韩伯安,于右布政使,汪学士,贾环等文武官员二三十人,一起躬身行礼,“下官等恭送大帅。祝大帅旗开得胜,平定北庭!”

齐驰从容的笑一笑。目光落在贾环身上。要完全平定北庭,还要看贾环在疏勒的作为啊!打爆拔野古孝德,问题不大。但是,北庭的西端重镇月弓城可是在突骑施人手中。在马上拱拱手,回礼,“借诸君吉言!驾!”打马前行。

一众幕僚曾季高等人纷纷跟上。督标营的亲卫簇拥着西域总督齐驰一行疾驰而去。尘土飞扬,骑兵风卷如龙!

而数万大军,一张张年轻的,坚毅的面庞,背着行囊、武器,安静的前行着,奔赴战争!“砰!砰!”只有脚步踏在坚实的土地上的声音!他们知道,他们中有些人会长眠在北庭。古来征战几人回?

但是,又何所畏惧?

名编壮士籍,不得中顾私。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!

胡儿杀我汉家子民,要血债血偿!该杀!胡儿马踏西域,令江山画图变色,该杀!

新任的提学大宗师汪璘在六月初,已经由敦煌来到龟兹。送别齐大帅后,贾环推了几个布政使同僚的邀请,和汪学士到酒楼中喝一杯。陪在汪学士身边的是梅前翰林的儿子梅用卿。

第二日,贾环便启程返回疏勒。随行的队伍中,带着一千支燧发枪。几日前,他和齐总督谈了一下午,除了谈北庭战略,谈募兵的钱粮,银元铸造的问题,还有就是这火器装备的问题。

越是精良的武器装备,就越难以制作。很多时候,都要由朝廷来制造,再运往边地。这是武备!同样,这是中央控制地方的一种手段。不过,西域这里,路途遥远,雍治十三年以来,有一批工匠,制造火器,供应大军使用。

一路前行,有戈壁滩,有沙漠,有草原,有城池。一千二百里的路程,贾环思索着他的问题!

两个月的治理,他已经初步取得疏勒地区的人口、钱粮的控制权。有将近两千万银元,他的花销虽然大,但是,供应北庭大军一百万石粮草,问题不大。募军问题不大。

但是,以这些新招募的军队,北上攻击碎叶,这恐怕不行。汉朝时就有“士非教不得征”的规定。他这样送新兵上战场,简直是给突骑施人的奉德可汗送人头。

齐总督和拔野古孝德的战争,恐怕只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就会分出胜负。

两个月,他的新兵怎么都练不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