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(2 / 2)

世子风流 夜悠 2426 字 1个月前

“你要去哪儿?”谢九思猛地抬起头,立即忘了刚才的不自在,心里涌出浓浓的不舍。

“郊外庄子上,我在那置办了产业,你要一起吗?”

谢九思垂下眼帘:“我不去了。”

秦子臻有些失望,不过他也不愿勉强,叮嘱道:“我走后,你要多加小心,有事就让人传信,近些日子,我可能不会来看你。”有些烦人的苍蝇要处理。

谢九思掩藏住心底黯然,笑着说:“好!”他这样的身子,去了哪里都是拖累,一天两天还好,时间长了秦子臻肯定会觉得厌烦,他不能骑马,不能爬山,也不能挥刀舞剑,他不想有一天秦子臻会嫌弃他。

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,秦子臻告辞离开。可惜他精神异能再厉害,也看不透人心。

谢九思恍然发现,不知不觉中,秦子臻居然在他心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。

随着秦子臻的离开,他的心似乎空了一块,如果没有体会过那种好,谢九思根本不会在意别人的态度,但是如今他舍不得,舍不得到手的那份温暖,所以他必须知进退,必须尽力维护这段友情。

时间过得飞快,太后寿诞在即,秦子臻不是那种有了感情就粘粘糊糊的人,这几日他忙着整理产业,顺便挑选太后的寿礼,更重要则是防备刺客,他自己倒是无所谓,他只是担心伤到孩子,或者是连累了谢九思。

由于太后是整寿,尽管承恩侯被皇上罢官,太后的寿诞依然热闹。

仇人见面,分外眼红,秦子臻刚刚踏入宫门,前方就迎来林家人,一个个凶神恶煞,目光恶狠狠地瞪着他,恨不得将他抽筋扒皮。

秦子臻鼻子一哼,视而不见。

“爹,你看看他。”林兴盛一脸恼怒。

承恩侯板着脸道:“不许惹事。”今日不比往昔,太后寿诞是一个机会,承恩侯府不能再出任何意外。

林兴盛懂得这个道理,只是终究意难平。

承恩侯见他如此,淡淡地说道:“你放心,平西王世子嚣张不了几日。”

林兴盛眸光一闪:“爹可是有了对策?”

承恩侯捻了捻胡须:“哪里用得着为父出手,你只等着看便好。”

秦子臻冷笑,想看他的好戏,下辈子吧,既然他们如此热心,不拉把承恩侯府拉下水,他又怎么过意得去。

秦子臻勾了勾唇,眼中闪过一抹不怀好意的神色,心里很快有了一个锦囊妙计。

☆、 第048章

太后寿诞,本是一个喜庆的日子,承恩侯府借了太后的光,终于再次走到人前,相比起靖安侯府的倒霉,承恩侯府的那点风言风语早就散去。

承恩侯松了口气,说实话,如果没有靖安侯府那一出,承恩侯府的事情估计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淡忘。

太后一心提拔娘家人,承恩侯献上的贺礼是一座白玉观音,观音雕工精细,巧夺天工,面相竟与太后有几分相似。

“好,好,好。”太后连叫三个好字,转头吩咐贴身宫女:“赏。”然后她又看向皇上,眼中含义不言而喻。

今日乃是太后寿诞,皇上不会驳了她的脸面,笑着说:“赐酒!”

“谢皇上。”承恩侯举起酒杯,感激涕零,跪在地上高呼万岁。

太后满意地点点头,不管如何,皇上的态度是一个信号,她要让文武百官看看,只要有她在一天,承恩侯府就不会倒。

皇上勉励了他几句,承恩侯心底的大石终于落地,他知道,之前的事情,算是这样过去了。

承恩侯大出了一回风头,不少官员跟他道喜。

然而,与他的风光不同,靖安侯背如针刺,总觉得旁人看他的目光很异样,就算他休了张氏,靖安侯的名声仍旧一落千丈。

五皇子同样好不到哪去,这才几个月没露面,曾经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,变得阴沉狠辣,消瘦的脸庞颧骨高高凸起,眼神透着一股子阴霾,整个人阴沉沉的,伺候他的下人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。

男人下面缺了东西,和一个太监有何区别,骄傲如他,如何接受得了,正如从九天之上坠入深渊地狱,简直生不如死。

其实刘家也很倒霉的,本想讨个便宜沾沾光,谁知惹了一身骚,如今不仅被革职查办,就连家中女儿也受到牵连,在京城别想说到好亲事,真真是后悔莫及。

如果说先前五皇子被废,还有靖安侯府支持,身后还有不少势力,那么现在则什么也不剩,接二连三的出事,有了这样的兆头,再有刘家的例子在前,谁还敢站在他这边,不少官员都避之不及,五皇子一脉真正废了。

秦子臻心知自己不受太后欢迎,安安静静当背景板,随意地坐在一处角落吃橘子。

他想安静,只可惜,天不从人愿。

前方宴会热热闹闹,歌舞升平,太后不知怎么想起他来了,忽而问道:“平西王世子现在何处?”

瞬间,秦子臻所在之地,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。

不少人等着看好戏,所有官员都知道平西王世子和太后的梁子结大了,原本几个月没有动静,众人均以为太后忘记了,却原来是在这等着。

秦子臻神情淡漠,缓缓起身:“微臣在此。”

太后打量着他,笑容满面,仿佛她真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,称赞道:“平西王世子果然一表人才。”

“太后过奖。”秦子臻不咸不淡的回答,面上的表情纹丝不动。

太后笑看着身旁贵妇:“你这外孙气度非凡,襄郡王府有福了。”

“臣妇不敢。”襄郡王妃诚惶诚恐,仔细斟酌了一下,她说道:“世子过门不入,并未到郡王府拜访,老身高攀不起这样的外孙。”

太后的笑意立时敛上几分,责备道:“话可不能这么说,小孩子不懂事,长辈就该好生教教,平西王世子孤身来京,你们不管谁管,年轻人总会有个任性的时候,哀家那侄孙就是自食其果,小孩子的事呀,还是得长辈做主。”

在场官员心里一突,谁都知道太后这是要秋后算账。

襄郡王妃神色微动,急忙说道:“太后娘娘心底宽厚,倒是臣妇想差了。”